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我們要規避風險和災難,就必須對人生的隱性風險有一種預測,并做好應對危機的心理上和物質上的準備。對于每一個獨立的個體而言,風險是不同的,應對的著力點也是不同的。
就我本人而言,一直在思考關于自己的定義問題。我是誰?我處于什么的外部環境中?我在參與社會活動中的獨特優勢是什么?我面對哪些危機和挑戰?我的生存與發展的機遇和空間在哪里?諸如此類的思考令我獲得一種清醒和理性。也就是越來越自知、自信、自定和自樂了。首先,我知道我最害怕什么,又最渴望什么?
害怕政治、經濟、道德、法律風險,渴望穩定;
害怕名譽受損,渴望榮譽;
害怕意外事故,渴望平安;
害怕得罪人,渴望良好的人際關系
……
所以,我希望通過防患于未然,來為自己創設良好的生存與發展環境。
第一、防止行政工作中出現重大的失誤,多請示,多匯報,多溝通,多協調,不隨便做重大的、帶有風險性的決策。主要考慮如何正確地做事,對于做什么由領導或集體定。
第二、防止在商業賄賂中被人利用。好在是我在單位中主要分管一些具體業務,在人、財、物以及政策優惠等資源重大問題是沒有實質性的決策權,所以回避這樣的風險是很自然的事情。
第三、防止桃色花邊新聞。對于年齡還不是太大、形象也不是太差、又有一定社會交往的人來說,規避這樣的風險都會比較難。物欲橫流的社會生活中誘惑無處不在,可以說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但我認為,“無欲則剛”是重要法寶。一是不要去為了不值得的事情做“交易”;二是尊重感情交往,把人與人的關系盡量提升到精神層次的交往上。客觀地講,在官僚圈子里是沒有真正的感情可言的。大家都談情色變,很少有人敢去碰感情這根高壓線,因為風險太大,成本太高。女性官員更是如此。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