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萬有的一切活動是動態,太陽、月亮、萬物都在動。這個世界如果不動就毀了、空了。我們認為這是死亡了,其實不是死亡,死亡仍是一個動態。世界上有沒有一個真正的靜止狀態呢?沒有。
從物理、生理,還是思想等方面看,沒有完全的靜態。靜態,是一種緩慢的動態,一種延長的現象。如果學物理學、哲學、或其他科學,就很容易懂這個道理。
所以,靜是個很難得的東西。宇宙萬物,如我們吃的水果、糧食,觀賞的花木,都是靜態的生長。靜態是生命功能的一種狀態。
換句話說,能源從哪里來的?是從靜態來的,從空來的。為什么我們忙碌到夜里就要睡覺呢?因為人也需要靜態。腦筋不休息是不行的。
以前的宗教,人跪在那里禱告一下,或者坐在那里,心里寧靜一會兒,煩惱就解除了。再譬如人生病了,必須要去醫院。不是醫院的醫生用藥物把你治好,而是靠你自己休息過來的,藥物只是一種幫助。這些道理,都說明靜態的重要。
這個原理,中國幾千年前就有個人,講的非常清楚。他就是道家的老子。
老子說:“萬物蕓蕓,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意思是說,根是萬物生命的來源,回歸根才是靜,能靜才回歸生命。這就是講靜態的重要。
可是,人的生命常常忘記了靜,反而盡量用動態去消耗自己。如果全世界的人類都拼命消耗能源,能源全消耗完,人類也就滅亡了。
我以前帶兵、帶學生的時候,有三個很好的處罰辦法。
第一個辦法,不是罵人也不是打人。只要叫他兩手各拿一張報紙,手平伸起來立正,站一個小時。那很痛苦啊,你們可以試試看。第二個辦法,三天不準說一句話。也很痛苦。還有一個辦法更嚴重,把他丟到一個非常空曠的山野,什么東西都沒有,那更痛苦。
可是,理解了靜的道理以后,這三個痛苦會變成最大的享受。把腦筋靜下來,思想情緒完全靜下來。一切的智能,如果不是在靜態中,是發揮不起來的。
老子告訴我們道家的修養方法,有八個字:“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把自己的身體活動的功能寧靜下來,完全恢復到嬰兒的狀態,腦筋是清楚的,是快樂的。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