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年以前,媽媽提醒她:開好車的男人不一定靠譜。當時也是她回家,有天下午準備晚飯剝豆子時,媽媽沒什么來由地講起本地一個詐騙犯。
搞金融的,平時花天酒地,結交了一些人,應該是借此圈了不少錢,都以為這人是華爾街海歸。直到他酒后駕車肇事逃逸,撞死了人,公安查起來,才發現這人初中畢業,所謂的家庭背景也是假的,做的是拆東墻補西墻的生意,已經虧進去了幾百個投資者的錢,完全是無望的。然而,這人有七八個女朋友!每個都指望和他結婚。其中一個“未婚妻”的姨媽是爸爸退休前隔壁辦公室的同事,案子上了新聞,那位姨媽都被連累得在人前臊得慌。
她都想不到話題怎么會從社會新聞突然拐到自己身上,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這是個擇偶建議。怕她受騙,怕她虛榮。回憶一下,估計是因為她前陣子跟父母提起過好車的話題。當時是媽媽在電話里問她工作如何,年終獎怎么樣,她說上個月一個比稿通過了,簽了個大客戶,是白手起家的新貴,把客戶的公司規模和開的車子都跟媽媽講了一下。
講這些符號,是覺得媽媽容易懂。不然難道要去跟父母講熬夜做出了怎樣的PPT,開頭找誰剪了延時拍攝的視頻放上去,第四頁設計了什么樣的餅形圖嗎?跟父母在電話里一驚一乍地講故事,情緒興高采烈以免進入生活細節,在他們提問前先聊一些不相干的怪事情,她已經習慣了。然而媽媽生怕她輕浮,也是怕她嫁虧了。
那是她大概25歲時的事。從25歲到30歲,從提醒她慎重、不要上當、不要輕信男人、不要輕浮,變成催她。二單元14樓的張一鶴你記得吧,媽媽說,你上初三時她六年級,你上高三時她初三,那時把你當做偶像的。你考上師大附中時她媽媽來家里跟我討你做過的練習冊。現在呢,工作好幾年了,也在北京,北京戶口,和男朋友一起買了房子了。你呢,我都沒臉說。
媽媽突然就疾言厲色起來。為女兒榮耀了許多年以后,現在卻覺得吃虧了。也許媽媽平時裝作沒她這個人,在小區外頭的街心花園跳舞、做瑜伽、去上老年大學的民族舞課,能那樣多才多藝地活潑驕傲,大概是靠敷衍,“女兒在北京”。到她回家,裝不住了。她年年一個人在節日時素素淡淡地回家來,在小區里碰到熟人,問工作,廣告公司,問戶口和房子,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