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尹志強出生在云南玉溪一個貧窮的山里人家,因為家境貧困,從小時候起,穿哥哥姐姐們穿舊的衣服和鞋子成了他唯一的選擇。衣服大點小點還能將就,可鞋子一旦不合腳,那種滋味就相當難受了。所以,從小,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擁有屬于自己的一雙合腳的鞋子。
2002年9月,他開始了自己的大學生活,貧寒的家境不能為他提供學費和生活費,為了繼續學業,他賣過各式各樣的小玩意兒,可能是那個童年夢想的支撐,他最喜歡并一直堅持著做的,就是賣鞋。由于和一個做外貿鞋的泉州人成了朋友,他經常能得到一些加工廠剩下的外貿尾單鞋,他在淘寶網上開家小店,通過代理的形式替那人賣鞋,收入還說得過去。
可是他的好日子并沒有維持多久,在他讀大三時,學校領導在查宿舍時意外發現了他零在床下的鞋子,領導給了他兩條,要么上學不賣鞋,要么退學賣鞋。權衡再三之后,他做出的決定讓領導都覺得意外:退學賣鞋!
退學之后的第二天,他帶著身上僅有的1000多元錢來到了泉州,投奔那位朋友。在朋友的幫助下,他直接跟當地的工廠搭上了線,開始了工廠預訂外貿鞋、網上販賣尾單貨的創業之路。憑著對做鞋生意的熱枕、對網店的巧妙利用,以及外貿尾貨的低價,他的外貿鞋生意越來越紅火,網店開業半年后,平均一天能賣出四五百雙。一年后,網占的規模也很快從個人店發展到有40多名員工的大店。
雖說試水之旅相當成功,但他很快就發現了尾單鞋的種種弊端:外貿尾單不穩定,質量難以保證,利潤太低,轉手賣賣,和搬運工沒什么區別等等,這使他意識到做外貿貨絕非長久之計。
經過一番詳細的市場調查后,他發現,國內暫時還沒有成熟的男士休閑鞋品牌,而外國的幾個大品牌的價位又偏高,超過了年輕人的消費能力,他當即興奮地決定:進軍年輕人休閑鞋領域!為了實現品牌夢,他竟然放棄了福建,轉戰廣州。因為廣州是傳統制造業生長的搖籃,這里有許多中小規模的加工廠,其流水化作業程度不是很高,有些環節還要靠手工,雖然這樣的增加了生產成本,但也為小批量生產提供了可能,而且設計和質量比福建還要好一個檔次。他看中也正是這一點。當他將自己的決定公之于眾后,反對聲此起彼伏,反對的人說破了嘴皮子,但他卻咬緊牙關不松口:“有破才有立,如果不破,我們最終只會走向死亡。”僵持的結果是,2008年底,他放棄福建所有的一切,帶著18個員工和60萬資金直奔廣州。
開赴廣州后,他火速注冊了自創品牌“mr·ing”,并迅速在淘寶商城上設立了“羊皮堂男鞋專營店”,專賣“mr·ing”的鞋子。
與此同時,他開始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這時,一位朋友介紹一家佛山的鞋廠。這家鞋廠只有50多人,但一直外做貿訂單,工藝精細。得知消息,他便找上門去,雖然對方給出的條件并不優惠,他隨便轉轉就可以很輕松地找到了價格比它家低三五元的工廠。不過,他并沒有貿然拒絕,而是仔仔細細地查看了對方的加工車間、鞋品質量、訂單客戶,轉了一圈后,他毫不猶豫地簽下了合同:“雖然你們的價格高,但我更看重的是長期穩定的合作,因此我寧愿付出高價來保證品牌形象。”
這種讓利于廠、合作共贏的模式很快也給他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他不但做到了和工廠平起平坐,還做到了“我怎么說工廠就怎么做”。別人要300雙才能開版,而他只要60雙工廠就給做;別人打個版要10天,他打個版只要3天;別人都是預付30%定金工廠才給開工,他可以做到先貨后款,付款期甚至跟支付寶到賬周期是一致的。工廠不僅承諾任何質量問題統統接受無條件返工,甚至還想辦法提供自己的工藝水平,給他設計新型提供有效的信息。
然而新品牌的成長畢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他需要再次建立自己的穩定客戶群,所以一開始,“mr·ing”的銷售很不樂觀,每天只能賣出二三十雙。倉庫里堆滿了雜七雜八的款式,每樣剩余幾雙、幾十雙,壓了資金近100萬。
偶然的轉機出現在2009年5月。這時,他開發了一款貨號091的透氣鞋,由于這款鞋輕、薄、透、軟,穿著非常舒適,首批的60雙一經推出就被搶購一空,隨后每天的訂貨量都在500雙以上,最終創下了10萬雙的銷量!并同時帶動了其他鞋款的銷售,他也因此獲封“淘寶鞋神”,在年底被媒體評為“2009年尹志強淘寶現象”。
這次意外的成功沒讓他大刀闊斧地擴張,相反,他卻受其啟發,果斷地砍掉了大部分鞋款,轉而采用“單品制勝”的營銷策略,并以二八法則打響品牌。也就是說,通過20%的有代表性的產品投放市場,完成80%的銷售額的策略,并實現品牌傳播和原始積累。
在很多人看來,這種早被視為落伍的銷售手段風險極大,但他卻再次堅持了自己的理念。事實證明,這種“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銷售法則相當有效。因為款式少,銷量大,所以沒有庫存,甚至鞋子還在工廠就被賣了,一天的平均銷量達到2000多雙,占到淘寶鞋類銷售的3%到4%。僅2010年5月推出的“阮清風”系列情侶鞋,在秒殺活動中,4個小時內就賣出7800雙,當天銷售突破1萬雙。
mr·ing在淘寶網男鞋品牌銷售中一直名列前茅,實力大增讓他的“謀士”有了更多的他是意。因為合作的加工廠基本上等同于自己的工廠,所以不斷有人提議直接收購或接管工廠,以降低生產成本更方便地為進一步擴張做準備。但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我不想分散經營重點,更不愿插手不熟悉的領域,能形成穩定的生產、銷售供應鏈就夠了。”
與此同時,他還回絕了做其他鞋類的建議。“mr·ing只做男鞋,而且做男鞋當中的休閑鞋,目標是成為中國男士休閑鞋第一品牌。女鞋不碰,運動鞋示碰,童鞋不碰,服裝更不碰。”
現在他不僅擁有了5家外發加工廠,還擁有了二三十家經銷商,平均一天的銷量,基本在2000多雙以上。2009年銷售額達到3000萬元,及至2010年,前三季他就實現盈利5000萬,年終同比翻三倍,銷售額直沖億元。
尹志強認為自己的成功只與兩個字有關,那就是魄力。他說魄力有時并不一定體現在你敢于干什么,更大的魄力其實是你敢于不干什么。有想法,有魄力,志存高遠又腳踏實地,尹志強能走到今天,那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