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感恩的不可遏制的渴望,對他人遭受困難的同情,這三種純潔但無比強烈的情感支配著我的一生。
我向往美好的生活。童年,那是我人生中最開心最幸福的日子,撒尿和稀泥,與小伙伴們在藕池河邊放牛、砍柴、捉迷藏,那時的我,像春天田野里盛開的小花,開得朝氣勃勃,開得無憂無慮;少年,我帶著童年純樸的步履,漸漸走向成熟,我努力探索宇宙的結構和運行的規律,在求知的路上孜孜不倦,立志不虛度年華,要為解放全人類而貢獻自己的整個生命和精力;青年,我走出了象牙塔,告別了寒窗苦讀的學生生涯,從此,我沐浴在陽光下,悠悠地在時光的隧道里漫游,用輕狂舞動著自己的年少。
一九九四年,單位分配給我一套房子,讓我這個從洞庭湖里飛出來的“小麻雀”,終于在大都市廣州有了一個“窩”;一九九八年,我在妻子的老家建造了一棟“鄉村別墅”;從此,我便飄飄然起來:只要不發生戰爭,只要不發生大的動亂,依托這些財產,我的后半生應該衣食無憂的了。于是,我不再追求金錢的積聚,悠哉悠哉的步入那淡泊飄逸、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生活中,我越來越善待生命中的每一個黎明與黃昏,小心翼翼地關照自己的身體。無聊時上上網,聽聽音樂、欣賞美文,碼砌文字;興趣來時帶上妻子,一起瀟灑去遠方,徜徉在青山綠水之間,細品“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走累了,停下來息息,看夕陽西下……
我以同樣的熱情渴望感恩。我自降生于這個世界之日起,受到了來自各處的恩惠,可以說是親人、朋友們的幫助才成就了我的今天。
感恩母親,是她把我帶到了這個世界,我的成長和這份工作凝聚著母親的心血。我之能長大成人,是母親的血汗灌養的。我之能成為一個不十分壞的人,是母親感化的。我的性格、習慣,也是母親言傳身教的。感恩妻子,我單身一人來到廣州,離不開妻子的照顧,吃、穿、住、行凝聚了妻子多少心血、情感。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我都將會和她一起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相互扶持,相濡以沫,一輩子不離不棄。感恩女兒,她來到我的生命里,成全了我做父親的心愿,帶給我許多歡喜和希望,讓我的生命更完整。感恩低谷時扶我一把的人,感恩大雨中為我遮風擋雨的人,感恩落寞時鼓勵我的人,感恩悲傷時安慰我的人,感恩絕望時默默抱緊我的人……我要盡可能地給他們更多的關懷,通過我的幫扶讓他們能享受更加溫馨與幸福的生活。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感恩的不可遏制的渴望,那都是出自人的本能,但對他人所遭受困難的同情則把我引上云霄。
我的四哥,從娘肚子里一生下來,身體就很虛弱,在他十五六歲的時候,還時常遺尿在床上。由于體質差,整個身板瘦弱不堪,一些調皮的同齡人,時常把他當作戲弄或欺凌的對象。村里有個叫徐光明的,就經常羞辱他。有一次,徐的尖刻言語傷害到了我的父親,四哥一回到家,殘暴的父親便把他推倒在地,用腳亂踩。一股寒氣從我的心底迅速崛起,瞬間傳遍我的周身,并深深地烙在我的心底,成了我永遠不能觸及的傷疤,一碰便滴出血來。所以,在我的兄弟姐妹中,我最關心、最掛念的就是我四哥,我不能聽到他的一點不好,不能看到他受苦受難的樣子。
2003年7月,妻弟考上了長沙一所大學,為了讓他安心學習,也為了減輕岳父岳母的生活壓力,我主動承擔了妻弟上學期間的全部費用。四年后,妻弟完成了他的學業走入社會,在廣州一間銀行工作;走上工作崗位的妻弟,努力拚搏,省吃儉用,沒幾年,他便購置了自己的私家車,過上了體面、尊嚴、幸福的生活。看到妻弟臉上蕩漾著自豪且幸福的笑容,我也偷偷地樂開了,由于他的努力和我這個做姐夫的幫助,終于改變了一個農家子的命運。
2011年8月,當我看到妻妹成家后,一家三口還擠在一間十多平方米的舊房子里的時候,我便毫不猶豫地將我那棟預備自己安享晚年的“鄉村別墅”讓給了她,讓她們一家住上了大房子,開始了新的生活。
人生在世,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我們每個人都不想自己的人生碌碌無為,我們每個人都想快快樂樂地過好每一天,那么,我的一生將如何度過呢?我想,我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我回首往事的時候,我不會因為一生生活清貧而羞恥,不會因為心胸狹隘愧對親人和朋友而悔恨,也不會因為自己缺乏對他人遭受困難的同情而愧疚。這樣,在我臨死的時候,我就能夠自豪地說:“今生,我酣暢淋漓地享受過、愛過、恨過、哭過,我無怨無悔!”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