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玲玲,是個私人打米廠的工人。她的工作是幫人把稻谷加工成大米。我說的小小,不是指她的年齡小,因為她今年已經四十二歲。而是指她的工作在她看來微小的都不值得一提。
玲玲雖然是個打米工,但是一直以來她都很自卑。由于種種不好的原因,玲玲現在是個天天服藥度日的精神病人。她有在電視里看過腦癱孩子被培養成世界奧林匹克物理競賽冠軍的事跡。她也在網上看到一則介紹一個腦殘孩子考了六百五十多分進了北京大學,后來象正常人一樣在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報道。可是經過很多生活磨難的玲玲,真的很難跨越自己患有精神疾病這道坎。
天有不測風云,六年前父親又患癌癥去世。父親遺留下來的打米廠從此沒人經營了。在家人的再三勸說下,玲玲決定試一試。她只看會操作米機的三爺爺打了兩袋谷。玲玲的丈夫因為協助父親修過車,所以打米的流程知道。只聽他對玲玲說:“從明天開始,我花半個月的下班時間教你打米,看你會不會?”玲玲說好。
可是第二天,玲玲的丈夫剛走就來了一個打米的顧客。“有人沒?”“有!”玲玲答道。“誰是打米的?”“我!”玲玲自高奮勇地說。“你?”顧客疑惑地說道。“是!”玲玲又肯定地說。玲玲不知道從哪里來的自信心,畢竟她連開關都還沒扒過呢!也許是上天的眷顧,也許是玲玲的聰明,她居然按順序打開開關并操作,第一次就打出了白花花的大米耶!玲玲的丈夫下班回來聽說此事嚇了一跳,因為他實在不相信玲玲沒學打米,居然一開機就會了,要知道他打了那么多次米都還不知道怎么留篩子里的稻谷呢!
就這樣,玲玲一回生二回熟,很快就對打米熟悉了,十里八村的都有顧客來找玲玲打米。因為是舊米機,加上稻谷的干濕度、干凈度和顆粒大小不一等原因,米機不是提谷的提升機堵住,就是篩子堵住,不是要換碾米的滾筒,就是開關壞了,甚至就突然斷電了等。絕大多數時候玲玲不是自己解決了就是和顧客一起解決了,除非實在修不好才找師傅。
五六年過去了,雖然玲玲還是個每天晚上服藥的精神病人,但她卻把打米廠經營得有聲有色,來往的顧客經常對她豎起大拇指。為此她也收獲了信心。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相信玲玲的明天更加健康而美好!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