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名堅強的女人,18歲便離開家鄉,在茫茫林海中采購松子,用汗水澆灌出一條通往成功的路。她始終堅信:意志不倒,再大的困難都會迎刃而解!她就是敦化市大橋鄉國蓮天然食品加工廠廠長任國蓮。
任國蓮原籍遼寧省葫蘆島市,家中姊妹9個,僅靠父母種地來維持生計,生活十分困難。要強的她18歲便來到敦化市秋梨溝鎮,在集市賣過菜,跟著朋友往來俄羅斯做商品批發生意,只要是能賺錢的買賣,她都敢拼敢試。1988年,她發現經營松子生意很賺錢,便拿出多年積蓄的10多萬元,建了食品加工廠,當時占地面積僅100平方米,員工都是從老家趕來幫忙的親屬。為了保證松子質量,每到打松塔的季節,她都帶著錢,到全州各個林場看貨驗質。“松子營養豐富,人們都很喜歡吃,卻很少有人知道經營這個行當的辛酸!”任國蓮告訴記者,那些年,交通非常不方便,要到深山老林里,有時候得步行20至30公里!每次一去就是五、六天,與外界根本聯系不上。由于林場條件有限,她只能睡在臨時搭建的小棚子,蚊蟲就在身邊飛來飛去,用手一摸都能抓到一把,常常是伴著眼淚入眠。可即便吃了千辛萬苦,她卻從來沒想過放棄,林場的工人們無不佩服,豎起大拇指夸她:“你這個弱女子真行!”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她的努力打拼下,貨源不斷增加,林場的工人都愿意把最優質的松子留給她。任國蓮心里也有了新的盤算:要想批量生產,必須提高效率!她一邊找做機械的師傅研究,一邊自己動手試驗,最終研制出一臺松子開口機。“別看它瞅著不起眼,用起來可順手啦!”在加工廠里,記者看到,開口機類似縫紉機,工人們坐在座椅上,只需按動開關,電機就會帶動軸承,雙手拿起松子往開口閘上輕輕一送,既不會破壞松子的完整度,又能達到開口松子的標準,操作起來省時又省力,人均每天能加工30公斤松子。除了開口,清洗、烘干、冷卻、稱量、篩選、包裝等各個工序,任國蓮都嚴格要求,對生產的松子還注冊“國蓮”牌商標,進行食品QS認證,使消費者購買時更加放心。“誠實守信、質量至上”的經營理念,讓任國蓮一手打造的“國蓮”牌松子名氣越來越響,贏得了消費者的贊譽,也有效帶動了榛子、開心果等其他果仁銷售,與她合作的客商也越來越多。如今,她的食品加工廠已經發展到建筑面積6000多平方米,固定資產達900多萬元,產品銷往全國30多個省、市,年銷售產值500多萬元。致富不忘眾鄉親,任國蓮幫小村、助小戶,為大橋鄉永興村新農村建設修路捐款;為貧困村民送米面、送水果;農閑時節,還先后為200余名村民提供加工松子的工作,每人每天能收入100多元。
“人這一生不能平庸度過,總要有個奔頭!”談起未來,任國蓮信心十足,她準備利用延邊州發展果仁加工業的原材料優勢,帶動村民們共同參與建設集加工、儲存、運輸、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綠色食品精深加工項目,讓“國蓮”這個品牌走向更廣闊的市場,讓村民們脫貧致富的步伐更加鏗鏘有力。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