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做保險工作的朋友阮阮某天跟我說,她有次開著自己的寶馬車出超市的停車場,收費的阿姨問了一句:“姑娘,車是你老爸給你買的吧。”她有些沮喪,又有些覺得小小的驕傲,一股奇怪的情緒在心中作祟。
我不懂車,但從認識阮阮,就覺得她是個很有沖勁兒的女孩。漸漸相熟之后,阮阮斷斷續續給我講了一些她小時候的故事,我拼拼湊湊大概是下面俗氣的雞湯故事:
從小家境不好,住在偏僻的大山,聽說讀書改變命運,于是拼命讀書,真考上了大山之外的大學,于是更加努力的學習。畢業后十年一直在保險公司,從最基礎的業務員開始,做到今天的水平。我不太懂她現在啥水平,也不懂保險,單從物質上來講,甩我幾十條街。(我就是一個俗到只能看錢判斷生活水平的人)
我把她介紹給我的其他女性朋友,大家紛紛說:“ “怎么可能啊,走出大山哪里那么容易?”““扯吧,這種背景怎么可能有大客戶人脈,沒人脈怎么做保險?” “她老公是干嘛的?“ “現在的農村可有錢了,爹媽是拆遷戶吧。“
這些問題的答案我都不知道,也沒問過阮阮,但我的第一反應是:“你們為啥不信啊?“我們經常會在網絡上看到各種鼓勵女孩變得更美好的文章,也見過很多很多女生在網上大肆宣揚女權主義,表達自己的立場和聲音,可真的面對同齡女孩的努力,卻總是擺出一副“不可能”“背后一定有人”的架勢。不相信別人的你,真的相信過自己么?
時隔好些年不見的同學相聚,提到某個女生現在的生活很滋潤,大家伙兒不約而同的問道:“她老公是干嘛的?嫁入豪門了吧?”
提到業內某個名聲赫赫的女總裁,總有聲音從背后傳來:“那有什么啊,不是離婚了么?再有錢再有能力也沒什么幸福啊。”
而提到自己每天的努力,“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努力有什么用?還不是個窮
熱門專題: